CAOS2017:髖臼撞擊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
股骨髖臼撞擊(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是近年來逐漸為人們所認識的疾病,是導致髖關節早期骨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年輕和積極參與運動人群中常見。筆者有幸于美麗花城廣州,借著 CAOS 契機,聆聽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徐雁教授對于 FAI 的診斷與治療方面的經驗和見解。
1999 年,來自瑞士的 Ganz 教授首先報道了髖臼截骨術后股骨髖臼撞擊現象,并對其理論進行證實,真正系統全面的進行了研究和總結。時至今日,髖臼撞擊綜合征已經成為過去所謂的」髖關節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病因和病理基礎,并且得到骨科學界的公認。
按照文獻的數據,FAI 在歐美白種人中發病率較高,在無癥狀年輕成人中,可以占到 14~17%,全美 2014 年新診斷 70000 例 FAI 病人,是 2008 年的兩倍多。亦有文獻認為亞洲黃種人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徐雁教授通過臨床工作認為。國內 FAI 發病率并不低,只是由于臨床醫生對于該疾病的解剖結構,發病機制,影像學特點及治療缺乏充分認識,故經常被誤診漏診,延誤了治療。
髖臼撞擊綜合征按照功能解剖大致可分為三類,即凸輪樣撞擊(cam impingement);鉗形撞擊(pincer impingement);混合型撞擊(Mixed impingement)。臨床上以混合型多見,約占患者總量的 77%。
FAI 的臨床表現及查體是指導診斷及治療的基礎和根本。患者往往癥狀不典型,起病隱匿,無明顯外傷史。患者往往表現為髖關節旋轉式坐姿以及運動中和運動后,腹股溝區域的疼痛。在出現癥狀前,有些患者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的髖關節旋轉活動受限。
針對 FAI 的體格檢查,仍然以 FADIR(內收內旋擠壓試驗)檢查為主,其陽性率較高,臨床效果肯定。而傳統的 FABER 試驗(4 字試驗)特異性較差,但可以作為輔助檢查手段評價手術前后的效果。
在影像學檢查方面,評價髖臼撞擊的標準 X 線為兩種,其一是骨盆前后位片,其二為股骨近端穿臺側位片(cross-table view)。正確的攝影條件極為重要,如若出現骨盆傾斜,可能出現假性」8」字征。干擾我們對 FAI 的診斷。
對于髖關節疼痛的年輕初診者,X 線可以作為初篩檢查(Carl Sulivan, Acta Radiologica,2013),包括 8 字征、后壁突出征、髖臼指數、CE 角等等。而 MRI 可以憑借優越的軟組織對比度和直接顯示盂唇的能力,成為診斷盂唇損傷的基礎。而 MR 的斜矢狀位圖像是判斷盂唇損傷的主要位置。
除了上述的診斷要點,封閉試驗,可以在臨床診斷不明時,作為一種有力輔助手段。
針對 FAI 的治療方面,徐雁教授認為髖關節鏡手術治療是一種有效微創的辦法。無論是對于髖臼緣 Pincer 增生的處理,以及對盂唇的翻修;還是對股骨頭頭頸部 Cam 增生的成型,皆取得較為滿意效果。手術中并發癥較為少見,主要為由于技術不熟練所致的一過性神經麻痹(建議牽引時間<2 小時)以及一些術后出血和關節感染的風險。
徐雁教授總結 114 例關節鏡下治療 FAI 患者的隨訪結果發現。患者 mHHS 評分由 61.5±14.2 分,增加到 95.5±5.8 分,取得 96.4% 滿意率。充分肯定了髖關節鏡對于 FAI 的治療效果。
徐雁教授認為,FAI 是一種常見高發的髖關節運動損傷,其治療效果肯定,主要問題存在于疾病的診斷上。尤其是對患者的影像學檢查和體格檢查要對認真對待,規范檢查方法,提高準確率。
講者:徐雁教授? 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整理:曹明德
? ? ? ? ? ?關注骨科時間 回復綁定送丁當
- 張先龍
醫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上海創傷骨科臨床醫學中心關節外科主任,骨科黨支部書記,骨科行政副主任。從事關...
- 張英澤
張英澤,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河北醫科大學副校長、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院長、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張英澤...
- 敖英芳
主任醫師,教授,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從事臨床醫療工作 26 年,臨床專業為運動創傷學,臨床醫療業務專長為運動損傷性傷病的治療,重點是膝關節損傷治...
- 秦泗河
秦泗河,1951 年出生于山東省五蓮縣,畢業于山東濰坊醫學院。現任民政部國家康復輔助研究中心附屬康復醫院名譽院長、矯形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兼任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