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會專訪:聶紹平教授談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并發癥及處理策略
10 月 15 日,在第二十七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癥中心主任聶紹平教授就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并發癥和罕見并發癥的處理策略等內容回答了丁香園的提問。
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并發癥
在中國,冠心病是威脅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國內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數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去年全國進行了約 56 萬例介入手術,但介入治療的規范化和并發癥防治工作仍亟待加強。
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并發癥包括常見并發癥和相對罕見的并發癥,嚴重可致患者死亡。主要包括:血管穿刺部位的并發癥,比如骨筋膜室綜合征;血管路徑并發癥,比如橈動脈入路可能傷及鎖骨下動脈,主動脈弓等;逆行性主動脈夾層,在穿刺插管過程中可能傷及主動脈甚至在假腔中走形,這是非常嚴重的并發癥;醫源性主動脈-冠狀動脈夾層,指引導管、術中助手冒煙等操作都可引起此類并發癥,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是一種非常兇險的并發癥。
此外,還有冠脈相關并發癥,比如氣體栓塞、血管痙攣、嚴重夾層、急性閉塞、無復流等,嚴重者也可導致死亡;支架相關并發癥,比如 PCI 術中的急性血栓;操作相關并發癥,比如器械脫載、斷裂;對比劑和射線暴露相關并發癥;腦血管并發癥,介入治療可能因用藥問題導致腦出血、或者因操作相關問題導致腦梗塞等等。
總的來說,介入治療的并發癥非常多,其中有些是非常嚴重的,甚至可以導致死亡,被稱為「導管室的噩夢」。對于并發癥防治要注意早期識別,預防才是關鍵。所以要規范化治療、規范化操作。中青年介入醫生一定要多參與學術交流,多參加病例討論會,通過網絡等途徑多學習其他人做的病例,從中學習經驗并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少走彎路,進而減少并發癥。介入治療開展到現在,各家水平參差不齊,未來一定要做好規范化培訓,才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罕見并發癥的處理策略與預防
對于罕見并發癥的處理,聶主任表示,針對不同的并發癥,處理策略并不相同,但有一些共同原則:
首先,一定要沉著冷靜,尤其在出現致命性并發癥時;
第二,事先掌握處理原則,比如對嚴重無復流導致的急性閉塞不能急著放支架,要先通過藥物等手段緩解無復流現象;而如果出現嚴重夾層,就要迅速放支架,避免夾層隨時間推移而加重;
第三,熟悉并發癥處理的器械,比如要掌握栓塞、封堵等器械操作,做到有備無患;
第四,必要時緊急求助,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請介入專家參與并發癥的處理。
綜上,每位術者要時刻做好準備,介入治療不是絕對安全的,通過規范操作、充分的風險評估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才是上策。
關注心血管時間 ?回復「綁定」獲取 5 丁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