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CDS:降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糖目標不重要?
2015 年 12 月 11 日,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分會(CDS)第十九次全國學術會議「熱點問題專家爭鳴」研討會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大連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高政南教授對「降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糖目標不重要」發表演講,高教授的觀點如下。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非糖尿病患者顯著增加,最新交叉、多中心觀察研究顯示 80%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心腦血管高危風險,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占糖尿病全因死亡的 50.45%,是糖尿病患者首要死亡原因。糖尿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臨床預后,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費用。
多項指南已明確 2 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因此,積極降糖治療能否減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
既往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顯著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糖化血紅蛋白(HbA1c)沒下降 1%,可顯著減少微血管并發癥危險 37%,降低微血管終點事件(糖尿病腎病與視網膜病變)發生率,但是卻未能顯著降低大血管并發癥(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
2000 年后,ACCORD、ADVANCE 和 VADT 三項大型研究發現,將患者的 HbA1c 控制在 6.4% 以下不僅未能起到大血管保護作用,反而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
ACCORD 研究由于強化降糖組死亡率增加而提前終止試驗。治療組除對血糖進行強化控制外,對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控制與常規治療組相同,但是并未發現積極控制血糖對于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的任何益處。這三項研究強化治療組的低血糖發生率增加,強化組更高低血糖發生率可能導致未得到大血管獲益,同時也啟示低血糖可預示死亡風險,強化降糖應盡量減少低血糖風險。
然而,關于 DPP-4 抑制劑的研究表明,在較好的控制低血糖發生的情況下,在糖尿病和二級心血管預防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 DPP-4 抑制劑并未明顯降低心血管風險。同樣的,GLP-1 受體激動劑的心血管安全性數據顯示,利司那肽不增加主要終點事件和因心衰住院風險。另外,SGLT2 抑制劑還被證實可以改善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如減輕體重、改善血壓和血脂等,這可能是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的重要原因,因此,降糖藥物獲益并不等于降糖目標獲益。
面對紛繁復雜的選擇,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大血管事件?
其實早在 2003 年發布的 STENO-2 研究已經報告了令人鼓舞的結果。STENO-2 研究發現,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進行多危險因素干預(生活方式、飲食、血壓及血脂)可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并且,2013 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學會(AACE)指南也強調,重視糖尿病患者的全面管理,注重心血管風險因素的控制。
? ? ? ?關注后,回復綁定得 5 個丁當。
?
- CDS2015:鄒大進教授談肥胖管理四大原則
CDS2015 會議期間,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大進教授接受了丁香園的提問。鄒教授認為肥胖的現代化管理需遵循四大原則,需要多學科合作確定治療方案來進行管理。
- 2015CDS:降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糖目標不重要?
2015年12月11日,在CDS「熱點問題專家爭鳴」研討會上,大連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高政南教授對「降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糖目標不重要」發表演講,高教授的觀點如下。
- CDS2015:郭曉蕙教授談 DAWN 研究對糖尿病教育管理啟示
2015 年 12 月 10 日,在 CDS2015 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郭曉蕙教授做了題為「DAWN 研究對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啟示」的精彩報告。
- CDS2015: DPP-4 抑制劑在 T2DM 合并 CKD 中的地位和展望
2015 年 12 月 11 日,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第十九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5)「糖尿病與腎病」論壇上,山西省人民醫院的柳潔教授做了題為「DPP-4 抑制劑與 SGLT-2 抑制劑在糖尿病患者腎臟保護中的協同作用」的精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