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霞:談 Tubeless 手術麻醉的經驗
2015-05-18 19:33 來源:AME科研時間
編者按:2015年5月16日,第一屆全國腔鏡氣管隆突手術研討會暨第八屆中國肺癌微創治療論壇在美麗的羊城廣州勝利召開。20多年來,胸腔鏡手術不斷發展,胸腔鏡手術越來越微創。本次會議不僅推出了胸外科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中國原創、世界首創裸眼3D胸腔鏡手術,更是本著讓"患者更加容易"的理念,進一步推廣了 "Tubeless VATS" 的理念。期間,AME專訪了梁麗霞教授。
受訪專家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廣東省麻醉學分會青年委員。擅長普胸麻醉、肺移植麻醉等。
微創時代, Tubeless手術麻醉選擇性更高
梁麗霞教授提到,自2011 年自主呼吸麻醉手術創立以來,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完成1100例,其中包括肺癌根治術165例,袖式切除術1例。今年在何教授帶領下他們推出 “Tubeless VATS”的理念,在自主呼吸麻醉胸外科微創手術經驗的基礎上,部分做到無需放置胸腔引流管,讓部分手術患者,尤其是肺部小結節患者做到 24小時出院,解決了胸外科手術術后疼痛的問題。
“首先,Tubeless VATS理念對病例選擇非常重要。同時為讓手術順利進行,Tubeless手術要求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更加密切的配合,” 梁教授提到,“我們希望圍術期盡可能減少各種治療管道長時間停留于患者體內,減少其疼痛和并發癥的發生。Tubeless VATS病例特點是手術時間短,預計術中出血少,ASA ?Ⅰ~Ⅱ,BMI < 25,一般以中青年患者為主,其凝血功能正常。”
無論是手術中,還是術前,術后,麻醉師和醫師的溝通始終非常重要,雙方的配合是相輔相成的,麻醉師要在做到對手術時間,手術風險心中有數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麻醉方式和用藥量,這樣患者術后恢復更快,術后的舒適感也大大提升,呼吸會更加順暢。使患者從心理到病理短時間內康復。混合型創新的無氣管插管,無胸管的無管胸腔鏡手術,讓胸外科手術歷史性地成為“日間手術”,這也意味著微創胸外科在快速康復方面再次實現了新的突破。
談到麻醉方式,梁教授概括有全憑靜脈麻醉,皮膚局部麻醉,肋間神經麻醉,胸內迷走神經阻滯等方式。采用全憑靜脈麻醉,可消除體位不適引起的躁動,消除穿刺、手術牽拉等造成的不良刺激,同時防止術中知曉,調節呼吸頻率和潮氣量。 消除肺組織牽拉、變形引起的咳嗽。 胸內迷走神經阻滯的作用則有以下三點:1)消除肺組織牽拉、變形引起的咳嗽;2) 消除胸膜刺激導致迷走神經興奮,從而誘發心律失常;3)有助減少靜脈鎮痛鎮靜用藥量。
梁教授談到目前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經對兩位重癥肌無力的病人成功采用了 Tubeless 手術。一般來說,這類病人如果采用插管,上呼吸機機率非常高,而運用了Tubeless 手術,術后病人就可以自己自由活動,自由呼吸,做到這個是相當難的,這是個進步。這只是一個開始,希望以后 Tubeless 手術得到更大的推廣,受益更多的患者。
裸眼3D胸腔鏡手術讓醫者容易,最終造福患者
最后我們邀請梁教授談及本次推出的裸眼3D胸腔鏡手術。“這個技術可謂直接受益操作的醫生,最終造福患者。”梁教授還說,能不帶眼鏡就能進行3D 手術,這樣手術更加簡單,減少了醫生手術疲勞,尤其是對于本身就戴近視眼鏡的醫生來說,更是卸掉一個包袱。裸眼3D 手術它能通過人眼識別和人眼跟蹤技術,給術者提供了更佳的手術條件,手術視野更加清晰、解剖層次更加分明,有助于臨床工作者挑戰高難度手術,患者亦能從中獲益。
作者 | 黃曉曼,AME 出版社科學編輯
《Lung Cancer》英文書 和 《肺癌》中文書已經正式發布,點擊此處可購買:http://www.biomart.cn/infosupply/23456084.htm
信源地址:微信公眾號「AME科研時間」。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關注。